基于浪涌保護設計的電子地磅技術
本文闡述了電子地磅的工作原理、浪涌電壓產生的機理;介紹了浪涌保護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參數及常用的浪涌吸收保護器。目的在于降低或減少浪涌電壓和雷擊對電子地磅以及電子稱重控制系統的破壞,保護系統的正常運作。
一、電子地磅和全電子地磅
電子地磅是裝有電子裝置的衡器。這里的電子裝置,是指用電子部件構成并且執行特定功能的一種裝置。他通常是一個獨立的單元,并且能單獨的進行試驗或檢測。電子裝置可以是一臺完整的衡器,也可以是衡器的一部分,其功能是把被稱物體的質量轉換為與之成正比的電信號,并由此產生數字式或模擬式指示的質量信息。
全電子地磅是指載荷傳遞裝置或力比較部分中沒有機械杠桿,載荷測量裝置或抗力部分只用稱重傳感器的一種電子地磅。
對于電子地磅的浪涌保護一般有兩個部分;一是在電子地磅的電源端加裝相應的過電壓保護裝置,以消除電網浪涌、雷電感應電壓、設備切換等意外事件對電子地磅設備的沖擊和毀壞;二是在電子地磅中的稱重儀表和稱重傳感器中增加浪涌保護設計,稱重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為毫伏級,所以增加浪涌保護在雷擊等場合尤為重要。
二、浪涌電壓
電路在遭雷擊和在接通、斷開電感負載或大型負載時常常會產生很高的操作過電壓,這種瞬時過電壓(或過電流)稱為浪涌電壓(或浪涌電流),是一種瞬變干擾:例如直流 6V 繼電器線圈斷開時會出現 300V~600V 的浪涌電壓;接通白熾燈時會出現 8~10 倍額定電流的浪涌電流;當接通大型容性負載如補償電容器組時,常會出現大的浪涌電流沖擊,使得電源電壓突然降低;當切斷空載變壓器時也會出現高達額定電壓 8~10 倍的操作過電壓。浪涌電壓現象日趨嚴重地危及自動化設備安全工作,消除浪涌噪聲干擾、防止浪涌損害一直是關系到自動化設備安全可靠運行的核心問題。現代電子設備集成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但是它們的抗御浪涌電壓能力卻在下降。在多數情況下,浪涌電壓會損壞電路及其部件,其損壞程度與元器件的耐壓強度密切相關,并且與電路中可以轉換的能量相關。
為了避免浪涌電壓擊毀敏感的自動化設備,必須使出現這種浪涌電壓的導體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同電位均衡系統短接(引入大地)。在其放電過程中,放電電流可以高達幾千安,與此同時,人們往往期待保護單元在放電電流很大時也能將輸出電壓限定在盡可能低的數值上。因此,空氣火花間隙、充氣式過電壓放電器、壓敏電阻、雪崩二極管、TVS、FLASHTRAB、VALETRAB、SOCKETTRAB、MAINTRAB 等元器件,是單獨或以組合電路形式被應用到被保護電路中,因為每個元器件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并且具有不同的性能:放電能力;響應特性;滅弧性能;限壓精度。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以及設備對浪涌電壓保護的要求,可根據產品的特性來組合出符合應用要求的過電壓保護系統。
三、浪涌保護器
浪涌保護器分過電壓保護元件和過電流保護元件。我們通常所稱的“避雷器”和隨著國外防雷器件引入的“浪涌抑制器”、“過電壓限制器”、放電管、齊納二極管等都屬于電壓限制元件。浪涌噪聲常用浪涌吸收器進行抑制,常用的浪涌吸收器有:
1、氧化鋅壓敏電阻
氧化鋅壓敏電阻是以氧化鋅為主體材料制成的壓敏電阻,其電壓非線性系數高,容量大、殘壓低、漏電流小、無續流、伏安特性對稱、電壓范圍寬、響應速度快、電壓溫度系數小,且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浪涌電壓保護器件。適用于交流電源電壓的浪涌吸收、各種線圈、接點間浪涌電壓吸收及滅弧,三極管、晶閘管等電力電子器件的浪涌電壓保護。
2、RCD 組合浪涌吸收器
RCD 組合浪涌吸收器比較適用于直流電路,可根據電路的特性對器件進行不同的組合,如圖 1(a)適用于高電平直流控制系統,而圖 1(b)中采用齊納穩壓管或雙向二極管,適用于正反向需要保護的電路。
3、瞬態電壓抑制器(TVS)
當 TVS 兩極受到反向高能量沖擊時,它能以 10-12s 級的速度,將其兩極間的阻抗由高變低,吸收高達數 kW 的浪涌功率,使兩極的電位箝位于預定值,有效地保護自動化設備中的元器件免受浪涌脈沖的損害。TVS 具有響應時間快、瞬態功率大、漏電流低、擊穿電壓偏差小、箝位電壓容易控制、體積小等優點,目前被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等領域。
① TVS 的特性
其正向特性與普通二極管相同,反向特性為典型的 PN 結雪崩器件。圖 2 是 TVS 的電流-時間和電壓-時間曲線。在浪涌電壓的作用下,TVS 兩極間的電壓由額定反向關斷電壓 VWM上升到擊穿電壓Vbr 而被擊穿。隨著擊穿電流的出現,流過 TVS 的電流將達到峰值②脈沖電流I PP ,同時在其兩端的電壓被箝位到預定的最大箝位電壓VC 以下。其后,隨著脈沖電流按指數衰減,TVS 兩極間的電壓也不斷下降,最后恢復到初態,這就是 TVS 抑制可能出現的浪涌脈沖功率,保護電子元器件的過程。
TVS 與壓敏電阻的比較目前,國內不少需要進行浪涌保護的設備上應用壓敏電阻較為普遍,TVS 與壓敏電阻性能比較如表 1 所示:
四、綜合浪涌保護系統
1 .三級保護
電子地磅稱重系統所需的浪涌保護應在系統設計中進行綜合考慮,針對電子地磅的特性,應用于該系統的浪涌保護器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級,對于電子地磅的供電設備來說,需要雷擊電流放電器、過壓放電器以及終端設備保護器。數據通信和測控技術的接口電路,比供電系統電路顯然要靈敏得多,所以必須對數據接口電路進行保護。
電子地磅裝置的供電設備的第一級保護采用的是雷擊電流放電器,為保證后續設備不承受太高的殘壓,必須根據被保護范圍的性質,在下級設備中安裝過電壓放電器,作為二級保護措施。第三級保護是為了保護儀器設備,采取的方法是,把過電壓放電器直接安裝在儀器的前端。電子稱重控制系統三級保護布置如圖 3 所示。在不同等級的放電器之間,必須遵守導線的最小長度規定。供電系統中雷擊電流放電器與過壓放電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10m,過壓放電器同儀器設備保護裝置之間的導線距離則不應小于 5m。
2. 三級保護器件
(1)充有惰性氣體的過電壓放電器是自動控制系統中應用較廣泛的一級浪涌保護器件。充有惰性氣體過電壓放電器,一般構造的這類放電器可以排放 20kA(8/20μs)或者 2.5kA (10/350μs)以內的瞬變電流。氣體放電器的響應時間處于 ns 范圍,被廣泛地應用于遠程通信范疇。該器件的一個缺點是它的觸發特性與時間相關,其上升時間的瞬變量同觸發特性曲線在幾乎與時間軸平行的范圍里相交。因此保護電平將同氣體放電器額定電壓相近。而特別快的瞬變量將同觸發曲線在十倍于氣體放電器額定電壓的工作點相交,也就是說,如果某個氣體放電器的最小額定電壓 90V,那么線路中的殘壓可高達 900V。它的另一個缺點是可能會產生后續電流。在氣體放電器被觸發的情況下,尤其是在阻抗低、電壓超過 24V 的電路中會出現下列情況:即原來希望維持幾個 ms 的短路狀態,會因為該氣體放電器繼續保持下去,由此引起的后果可能是該放電器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爆碎。所以在應用氣體放電器的過電壓保護電路中應該串聯一個熔斷器,使得這種電路中的電流很快地被中斷。
(2)壓敏電阻被廣泛作為系統中的二級保護器件,因壓敏電阻在 ns 時間范圍內具有更快的響應時間,不會產生后續電流的問題。在測控設備的保護電路中,壓敏電阻可用于放電電流為 2.5kA~5kA(8/20μs)的中級保護裝置。壓敏電阻的缺點是老化和較高的電容問題,老化是指壓敏電阻中二極管的 PN 部分,在通常過載情況下,PN 結會造成短路,其漏電流將因此而增大,其值的大小取決于承載的頻繁程度。其應用于靈敏的測量電路中將造成測量失真,并且器件易發熱。壓敏電阻大電容問題使它在許多場合不能應用于高頻信息傳輸線路,這些電容將同導線的電感一起形成低通環節,從而對信號產生嚴重的阻尼作用。不過,在 30kHz 以下的頻率范圍內,這一阻尼作用是可以忽略的。
(3)抑制二極管一般用于高靈敏的電子電路,其響應時間可達 ps 級,而器件的限壓值可達額定電壓的 1.8 倍。其主要缺點是電流負荷能力很弱、電容相對較高,器件自身的電容隨著器件額定電壓變化,即器件額定電壓越低,電容則越大,這個電容也會同相連的導線中的電感構成低通環節,而對數據傳輸產生阻尼作用,阻尼程度與電路中的信號頻率相關。
五、總結
目前,電子地磅和電子稱重系統廣泛應用于貿易結算、冶金、化工、鐵路等各個領域與行業。其應用環境也是相當復雜,浪涌電壓以及雷擊等環境對電子地磅的破壞能力不可估量。浪涌電壓和雷擊影響的環境也是比較復雜,我們必須分析現場、積累經驗,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手段來解決它們對系統造成的損害。